(《群盲》彩排片段)
若一群盲人,發現一直以來所信賴的神父消失了,他們該何去何從?這是《群盲》其中想傳達的。同意好?還是不同意好?這是《同意的重要:手牽手 當屍首》想提出的問號。
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「我要活下去」首部曲開春公演:《群盲》及《同意的重要:手牽手 當屍首》已於3月5日在北藝大戲劇廳演出,將持續至3月10日。
改編自梅特林克的《群盲》在描述一群盲人被老神父帶到森林裡散步,在等待神父回來的過程,從一開始的平靜等待到逐漸的焦躁不安,最後卻發現神父早已死去,失去唯一依靠的盲人又該如何是好?
(導演洪千涵接受年代新聞訪問中)
不只是復刻演出,導演洪千涵更希望能以現代所看到的《群盲》去呈現劇本。因此她在開場的前六分鐘,加入了自己對《群盲》的定義。劇中將盲人更擴大到代表人的一生、生活、所追求的方向和被教育的過程等等。就如同開場第二段以生產線的呈現方式一般,洪千涵認為我們會受別人影響,因而成為某種性格的人,「所以每個人都是製造你的一環,經過一環一環的生產線,就成為自己。」
(《同意的重要:手牽手 當屍首》彩排片段)
而另一部《同意的重要:手牽手 當屍首》,則是改編布雷希特的作品。導演張剛華想藉由這部戲對「同意」打一個問號。同意改變現狀,去進行一個革命,究竟是好還是不好?就如同歷史上的法國大革命、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紛爭,都是為了世界更好在努力,但不卻也同時犧牲很多人民的性命?
此外,在布雷希特的作品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戲劇進行關鍵-「娛樂」,因此張剛華用綜藝節目的方式取代原本劇本裡寓言故事的呈現方式,就像大明星運動會一樣,讓演員們即興演出。對於現在社會的現況,「我覺得這是我們現在比較可以有的狀態。」張剛華認為對於一些國際社會新聞等,對現代人,包括自己,其實是無感的。
(正在接受訪問的張剛華)
也許依然沒有答案,但藉由兩位導演的改編、創作出更多在表演現場玩的東西,或許能刺激更多思考,激發出點什麼。
此外在3月26日到31日,還有春季花開《九歌》和《無路可出》,更多售票和演出資訊請上兩廳售票系統或是北藝大戲劇系洽詢。
+文章也同步發表於1111大學網 (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它!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